历史学界著名学者(历史学界著名学者有哪些)

bdqnwqk1天前学者1

一、晋朝著名学者?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 ,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

二、体育教育著名学者?

金兆钧,1898年出生,著名体育教育家,从事体育教育60余年。民国10年(1921)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体育科。同年代表中国参加第五届远东运动会。民国12年起历任湖南岳阳体育专修科主任,厦门大学、中央大学体育系讲师、教授。

1934年至1936年留学美国,先后就读于依阿华大学和斯坦福大学,获硕士学位。1936年,归国途中随中国代表团赴柏林考察11届奥运会。

抗战时期,曾在湖南国立师范学院任体育系主任,在他的倡议下,学院创办了《体育与健康教育》双月刊。

抗战胜利后,任上海市体育专科学校校长等职。解放后,曾任华东体育学院体育系主任、教授,上海竞技指导科主任兼总教练,上海体育学院副院长等职。

他治学严谨,主张理论与技术并重。在竞技体育方面,重视对运动员的全面训练,要求运动员成为多面手。他曾任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委员、中国田径协会主席,上海市政协委员、民革上海市委委员等职。

译著有《体育行政》、《个人与团体之竞技运动》、《实用按摩术与改正体操》、《体育之真义的科学分析》、《德国新体操》等。

三、蔡姓著名学者?

蔡伦(?-121 )字敬仲,东汉桂阳郡人。汉明帝永平末年入宫给事,章和二年(公元88年),蔡伦因有功于太后而升为中常侍,蔡伦又以位尊九卿之身兼任尚方令。蔡伦总结以往人们的造纸经验革新造纸工艺,终于制成了“蔡侯纸”。

蔡邕(yōng)(133年—192年),字伯喈。陈留郡圉县(今河南省开封市圉镇)人。东汉时期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才女蔡文姬之父。

蔡襄(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字君谟,福建路兴化军仙游县人。北宋书法家、文学家、政治家和茶学家。

蔡京(1047年2月14日-1126年8月11日),字元长,北宋权相之一、书法家。北宋兴化军仙游县慈孝里赤岭(今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枫亭镇东宅村)人。

蔡元定(1135年12月17日—1198年9月11日),字季通,学者称西山先生,建宁府建阳县(今属福建)人,蔡发之子。南宋著名理学家、律吕学家、堪舆学家。

蔡锷(1882年12月18日-1916年11月8日),原名艮寅,字松坡,湖南邵阳人,近代伟大的爱国者,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民主革命家,民国初年的杰出军事领袖。

蔡元培,字鹤卿,又字仲申、民友、孑民,乳名阿培,并曾化名蔡振、周子余,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今浙江绍兴)人,原籍浙江诸暨。教育家、革命家、政治家。

四、世界著名政治学者?

克里·布朗是英国知名历史学家、政治学者,曾于1994年至1996年旅居中国内蒙古,在当地学校任教,后在英国外交部任职,负责中国事务。布朗目前担任伦敦国王学院中国研究院院长。他近日接受《参考消息》记者采访时指出,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历史令人感到震撼,中共实事求是和自我革新的能力很强大,而这一能力往往被外界低估。

五、三农领域著名学者?

温铁军,人称"温三农".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术委员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兼乡村建设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

李昌平,湖北监利周河人。 1963 年生,经济学硕士。 17年的乡镇基层工作经验,现任河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 研究中心 主任、研究员,中国体改研究会研究员,中南财经 政法大学兼 职教授;兼任香港乐施会中国部顾问

六、农村问题研究著名学者?

温铁军,男,汉族,1951年5月出生于北京市,祖籍河北昌黎,三农问题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现任西南大学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首席专家。并任福建农林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暨南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首席研究员、海口经济学院特聘教授,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粮食安全专家委员、国家发改委新型城镇化专家委员、民政部全国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专家委员,商务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北京市、重庆市、福建省等专家顾问,以及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独立董事。

七、学界三魂中最著名的一句?

学界的三魂中最著名的一句是马克思主义道理千条万绪,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造反有理。

《学界的三魂》是由他人的一篇文章而引起自己作文的题目,进而点题、释题。1925年12月30日,国家主义派的《国魂》旬刊上发表的姜华文章《学匪与学阀》,故作公正姿态,骂了几句章士钊,而更主要的是煽动学生起来打倒反章士钊、杨荫榆的所谓“学匪”即马裕藻一派。鲁迅看了这篇文章而又想起了“一个洋鬼子说过:中国先是官国,后来是匪国,将来是乞丐国”,于是得到一个命题:“单就学界而论,似乎很有点上这轨道了。”这也就是鲁迅这篇杂文所说的:缩而小之曰‘学界’。所以,鲁迅确定自己文章的题目为《学界的三魂》

八、中国经济学界的几次著名会议?

经济学界重要会议

1979年:无锡价值规律问题会议

1979年4月16日至29日在江苏无锡举行,与会代表约400人。这是共和国成立以来讨论价值规律问题的第二次盛会(第一次是在1959年4月的上海举行的)。大会秘书处归纳出12个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它们成为未来许多年里经济学界甚至思想理论界争论不休的主题。

1984年:莫干山中青年经济学者会议

1984年9月3-10日在浙江省德清县莫干山举行。这是中国第一次以中青年经济科学工作者的名义举行的会议。莫干山会议把中青年经济工作者作为一个群体推上了中国改革理论与实践探索的大舞台。

1988年:《经济社会体制比较》杂志的“寻租理论座谈会”

1988年9月24日,由吴敬琏、荣敬本、赵人伟主编的《经济社会体制比较》杂志在北京西斜街召开“寻租理论座谈会”,分析腐败产生的机理、本质,估量中国“寻租”活动的范围和租金总量,并探求消除“寻租”环境的途径。

1992年:《改革》杂志呼应邓小平南方谈话的会议

1992年3月14-15日,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和《改革》杂志社在北京举行了“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研讨会。

1994年:京伦饭店微观经济学国际会议

1994年8月23-26日,国家经贸委与吴敬琏、周小川所领导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设计”课题组和“中国税制体系和公共财政的综合分析与改革设计”课题组,在北京京伦饭店联合召开了“中国经济体制的下一步改革”国际研讨会。有人将它“巴山轮会议”相提并论,认为它开创了微观经济学最新发展在中国的传播,并把改革引入微观经济基础深层研究,被称作“京伦会议”。

九、著名历史著作?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史书主要有:

1.

纪传体史书—— 《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

2.

编年体史书—— 《春秋左氏传》、《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长编》和...

3.

典志体史书—— 《通典》、《通志》和《文献通考》等等。

4.

纪事本末体史书—— 《左传纪事本末》、《通鉴纪事本末》、《宋史纪

十、中国现代比较教育著名学者?

提及顾明远,很多人都会肃然起敬。著名教育学者朱永新教授曾说他是中国教育的“大哥大”。

这样一位堪称中国“比较教育研究之父”的教育家,当年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上海一所小学代课。1948年报考清华大学建筑系未果,迫于生计而从事代课老师的选择,决定了顾明远一生的事业。顾明远说:“我年轻的时候,起初并不想当老师。”可当一群天真活泼的孩子走近他后,他开始爱上了教师这个职业。

1962年,顾明远回到北师大,开始从事教育学的教学,并在1964年参与了《外国教育动态》(后改名为《比较教育研究》)的创刊和编辑,从此走上了比较教育研究的道路。

顾明远作为中国比较教育学科的创始人之一,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展示了比较教育如何服务于一个国家教育体系的转型。他曾在改革开放初期,立足于马克思主义视角,通过比较分析西方国家的教育变革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提出人的全面发展是现代生产对教育提出的需求,是现代教育发展的普遍规律。

标签: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