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有四失教师作用看法(学者有四失的教师作用)
一、学者有四失有什么启示?
原文: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白话译文:学习的人有四种过失容易犯,教导的老师一定要知道。人在学习的时候,或有贪多而不求甚解的毛病,或有得少为足的毛病(知道一些就满足了),或有认为太容易,生起轻忽,不认真学习的毛病,或有自我设限,不求进步的毛病。这四种心理都不相同,必须先明白这些心理,然后才能挽救这些缺失。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增长优点挽救过失的。
或失则多:贪多会导致不能真正理解,学习无法深入;
或失则寡:学得少,自然就不能系统学习,也就掌握不了系统的知识了;
或失则易:只学容易的,学习就不会有进步;
或失则止:学习了一阵,就停止了,也是不会有进步的。
它启示我们,要按照学习者学习的规律进行教学,要以学为中心。传统的教师中心或儿童中心都是有问题的,教育中的中心是学生的“学”,是学习中的儿童。
二、学者有四失的失什么意思挖?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易:简单 救:纠正 译文:学生有四种过失,当老师的一定要知道.人的学习,有的人过失在于学得过多,有的人过失在于学得过少,有的人过失是太过简单,有的人过失是遇到困难就停止不前.这四种过失产生的原因,心理状态是不同的.了解了他们的心理状态,这样以后才能纠正他们的过失.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发扬他们的长处,并且纠正他们的过失.
三、请你谈谈对教师作用的看法?
唐代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中国古代讲究师道尊严,在师生关系和感情方面关注较少,殊不知,教师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他们加工的“产品”是有血有肉,带温度和感情的。因此教师的传道授业是要学生配合和回应的,是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接收的,是要他们将来依恋感恩老师和回报社会的。所以只有传道授业解惑是不够的。
在我看来,教师的作用应该由这几个词来涵盖:引导、传授、抚助、约束、警示、陪伴。
(一)、引导:主要包括思想、知识的启蒙,把孩子引入知识的殿堂和学习的轨道上来。特别是引导一个个懵懂无知的顽童少年成为爱学习、会学习、会做人、有思想,有理想,有自主意识的人,何其重要!著名诗人徐志摩说:“我的眼睛是康桥教我睁开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主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足见启蒙引导的重要。
(二)、传授:知识的掌握,文化的传承,离不开教师的传授,即韩愈的“授业、解惑”。这方面要求老师“桶水”要满,教法要多,综合素质要高。在中小学教育,特别是大学教育以上,尤其重要。尽管现在有电脑,有白板,有网络,有平台,有人工智能,有微课慕课……但这些都只是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更新换代,只能起辅助作用,学校教师的传授作用依然是最主要的。
(三)、抚助:教师乃至学校教育、整个社会的一个教育功能就是抚助。这也是促进教育发展均衡,促进教育公平的方法和手段。老少边穷地区、贫困地区教育,农村教育都需要抚助。
相对于教师,学生是弱小的。初中低年级以下的孩子大多是无条件的听从老师的。老师采用冷漠的、粗暴的,甚至暴力的方法进行教学,对孩子无疑是一种伤害。比如当着全班孩子的面教师用手脚“惩罚”犯错误的“顽童”,看似有杀一儆百的作用,实则对很多胆小的孩子、女孩子是一种折磨和伤害。因为有很多孩子是不需要在他们面前“杀一只鸡”威慑的。
有许多贫困的、弱小的、学困的、残疾的,或者有生理缺陷、有心理障碍的孩子,是需要老师了解、关心和抚助的。即使有的学生上了大学,但他们的孤独自卑没有得到关心、疏导和帮助,就有大学生甚至是研究生自杀的。有个别无良老师或导师不但没有抚助学生,甚至成了学生自杀的元凶。
(四)、约束: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人处事,思想道德,人品素质是需要规范的。学生不好的行为习惯是需要约束的。中国古代提倡“师道尊严”;今天提倡“还教师惩戒权”,主要是指在学生养成教育方面对学生进行约束和惩戒。“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古人曰:“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在我看来都是指学生行为习惯包括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五)、警示:学生在成长和学习过程中有困惑,有迷茫,甚至有曲折,有“犯浑”的时候。在教育过程中,经常看到学生思想发生波动偏差,性格走向极端,出现逆反和叛逆的情况。这些就需要教师发挥警示作用,甚至在这些问题出现之前,就应该对学生进行警示。“孟母断机教子”、“胡母罚跪、数落胡适”,《伤仲永》,“孔融让梨”,这些故事和文章都有警示和教育作用。有的学生沉迷于网络网吧,有的早恋,有的沉醉于吃喝玩乐、穿着打扮。老师就要通过各种方式对他们进行警示和唤醒,个别的“泼盆冷水”,“体罚”惩戒一下,下些“猛药”也是必要的。
(六)、陪伴:教师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陪伴,孩子的成长、成才是离不开教师陪伴的;师生感情也是靠长期朝夕相处积累的。古今中外无数个师生关系和感情深厚、交往密切长久的故事都显示了教师的陪伴作用:著名作家魏巍对小学老师蔡云芝的依恋、怀念,普京总统见到小学教师的亲密相拥……这里边都能看到老师陪伴的影子。教师不能被人工智能取代,不能被网课抢了饭碗,原因就在于学生作为鲜活的生命体,其成长发展,成为有精神、有情怀的人是需要同样有血有肉,有情感的老师来陪伴和呵护的,其他无生命的、无感情的事物再先进也无可替代。
四、对教师末位淘汰有啥看法?
董明珠在一次采访中说:我从不搞末位淘汰机制,因为这一个队伍中总有排在最后一个的。那你永远把这最后一个淘汰是不公平的,我觉得给他最合适的岗位是最重要的。
为什么董明珠会这样说?能进入格力的都是经过层层选拔的,既然进入了格力,说明就是优秀的人才,我既然用了你,就不会轻易淘汰你,只会帮你进步,把你放在更适合的位置。
教师是人不是神,董明珠说的对,没有哪位教师永远排名第一,就算同时教两科也不会并列第一,搞末位淘汰制是各级领导管理老师的惯用工具,是个人行为,是来管理广大一线教师罢了,广大教师敢怒而不敢言,特别是民办学校,非常突出。
笔者以前在一所乡镇中学,我们学校对学生也实行末位淘汰,当然这个末位淘汰是让重点班的学生倒数后三名(每次考试倒数1~3名,至少是一位学生),把“淘汰”的学生分到普通班,这样重点班的学生看似有了很大的提高,其实受影响的就是最后几名学生,为了不被淘汰只能努力刷题。然而这些重点班淘汰的学生进入普通班之后,虽然开始的时候是佼佼者,可是成绩会越来越差,到最后连普通高中也考不上了(普通班的前几名可以考上重点高中)。
而从普通班考的成绩好的学生,如果进入了重点班,会感到老师讲得太快,反而不适应,最后自己的成绩反而也下降了,最后也没有考到好学校。“末位淘汰”不仅对重点班的学生不利,对普通班的优等生也不利。不过好在普通班的优等生可以选择不去重点班,而重点班淘汰的学生必须去普通班。
学校为了升学率不择手段,这样考试时孩子不紧张吗?一个期中期末考不好的代价太大了,谁都有松懈的时候,紧张的时候,犯错的时候,为什么给孩子一个机会吧!
不要搞成绩末位淘汰制,成绩不是最主要的,应该让孩子包括老师身心健康,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刚才说的是对学生末位淘汰,如果对老师末位淘汰,这样做的后果最终影响的是孩子。哪怕你在最好的班,也有最后一名;哪怕你综合分数考得好,也有弱科;哪怕你经常考好,也有下降的时候。
当大家都在逐利的时候,认为末位淘汰是理所当然的。为了利可以什么都能放下,因为“利“蒙蔽了人眼。
末尾淘汰在教育界来说会让老师们变得功利心极强,这样没有哪个老师还会想着改变差生的命运,没有耐心慢慢对待每个学生。而善于钻营的人容易留下。功利心强教出来的学生又会是怎样,以后这个社会变得只认成绩和钱。
有这么两位教师,A多年教优班,学生成绩特好,A特喜欢钻研课堂教学,所以A多次上公开课多次获奖;B多年教差班,学生成绩差,B喜欢钻研和学生相处的艺术,所以B的班主任工作非常出色,学生很喜欢他。如果要末位淘汰的话,淘汰谁?
上面三令五申,学生成绩一定不能公开排列名次,说这是不尊重学生。对老师却搞个末位淘汰制,这对老师来说,受到尊重了吗?
末位淘汰老师是因,末位淘汰学生是果,末位淘汰老师说明领导的高高在上,末位淘汰学生说明老师的无可奈何!
没有一位教师一定保证不倒数,每个教师都曾辉煌过,胜败乃兵家常事!如果淘汰,那每个人都有机会!当战战兢兢,朝不保夕的时候,还有教育情怀吗?
五、失力战灰作用?
失力战灰可以用来召唤出灵魂一起战斗,在艾尔登法环游戏中有各种不同的道具,其中战灰是一个很厉害的道具。
艾尔登法环故事发生在名为“交界地”的地方,这里的人们拥戴永恒女王玛丽卡。也受到玛丽卡所祝福。所有接受祝福的人瞳孔中都有黄金一般的光芒,但也有些人因为各种原因失去了祝福,眼中的光芒消逝。这些人就被称为褪色者,并因此被逐出交界地。
某天因为作为祝福核心的法环被击碎,祝福受到污染的半神们为了收集法环碎片发动了一场又一场的战争,导致世界变的满目疮痍,褪色者们因为法环破碎恢复了祝福,收集艾尔登法环碎片,挑战半神,而玩家们扮演的角色便是褪色者。
六、你对教师的培训学习有何看法?
教师是一项崇高的职业。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艰巨任务。为了做一名称职的教师,为了完成自己所担负的艰巨任务,因此教师必须不断地参加培训学习。
教师之所以要参加培训学习,首先在于要通过培训学习,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特别是新教师。教学改革在不断地深入进行。新的教学理念和放学手段在不断地涌现。通过对老师们的培训,可以及时地推广那些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教学埋念和教学方法、手段。同时,如今的知识在不断地更新。如果不通过再学习,那么老师的文化水平就要落后,就不能胜任教学工作。
活到老,学不了。老师也是这样。要边教边学,教学相长。只有这样,在教学中才能得心应手,才能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
七、人之学者或失则多或失则寡的意思?
人之学也,或失则多,——学习中,有些学生的失败是贪多务得,
或失则寡,——有些学生的失败是所学过少,孤陋寡闻,
或失则易,——有些学生的缺点是浅尝辄止,一知半解,不求甚解,
或失则止.——有些学生的缺点是畏难而退,半途而废.
此四者,心之莫同也.——产生这四类缺点的根源,是因为学生的心理和才能不同. 说明"因材施教"的原则.教师教学时不可不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
明确指出学生学习时易犯的四种过失,并且这些过失因人而异.作为教师必须充分知道学生个人不同的心理状况,才能发展他们的长处而补救他们的缺失.平时教学必须按学生能力施教,内容分量的多寡,深浅和难易都要适合各人的特点.
八、专家型教师和学者型教师区别?
专家型教师是在某一学科或专业领域,在教学某一领域有独到之处,并且具备较强教学能力的教师。
学者型教师是学术水平比较高,科研能力比较强的教师。
九、四不足四补看法?
查损补失,查短补齐,查漏补缺,查弱补强。
十、作为教师对减负的看法建议?
减负对学生来说,并不是都掉书包,少学习或不学习。对学校来说,也不是大量的减少学习的内容。因此,搞清减负的真正实质,是学生和学校都要首先认识的问题。只有从真正意义上理解减负,才能切实把教育教学落到实处,才能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