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评价过哪些诗人(王国维评价过哪些诗人的作品)

2023-04-05学者

一、王国维评价李煜?

李煜词历来受到好评,作品因率真自然、哀婉感人而备受喜爱,而以王国维的评价最高。《人间词话》一共六十四则,其中从第[十四]到第[十八]则五则的篇幅都是用来高度评价李煜词的:

[十四]温飞卿之词,句秀也;韦端己之词,骨秀也;李重光之词,神秀也。

[十五]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周介存置诸温、韦之下,可谓颠倒黑白矣。“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金荃》《浣花》能有此气象耶!

[十六]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故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是后主为人君所短处,亦即为词人所长处。

[十七]客观之诗人不可不多阅世,阅世愈深则材料愈丰富、愈变化,《水浒传》《红楼梦》之作者是也。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

[十八]尼采谓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宋道君皇帝《燕山亭》词亦略似之。然道君不过自道身世之戚,后主则俨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其大小固不同矣。

二、王国维如何评价陶渊明?

对于王国维先生来说,他是想成为一个"无我"之人,而他所认识的陶渊明也是一个能够创造"无我"之境的人。这也就使得他们在作品的创作上能够不约而同地产生一些共同之处。

王国维创作的《人间词话》中,一个标准是显而易见的,那便是讲究无功利主义,这也注定他不能够接受那些功利主义者,与一些主流时代的人物也不能够拥有情感上的共鸣。

在无功利主义这一点上,陶渊明比太多人都优秀,而他又很好地将这一点展现在了自己的诗歌之中,也能够被王国维给看见,因而更好阐述他自己的"境界说"

三、王国维评价最高的宋词?

辛弃疾在中秋诗词中,有一首诗词充满了问题,全篇效仿屈原的天问,作者对月亮提出九个富含哲理的问题,被王国维赞为是悟到了月亮环绕地球运行的道理,是“神悟”。 是在中秋诗词中,有一首诗词却是充满了问题,全篇效仿屈原的天问,作者对月亮提出九个富含哲理的问题,被王国维赞为作者的提问是悟到了月亮环绕地球运行的道理,是“神悟”! 这首充满各种问题的中秋词——《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

《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辛弃疾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因用《天问》体赋。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

这首词在最开始就直接说明了写作的背景。

有一年中秋佳节,辛弃疾和朋友通宵达旦喝酒庆祝过节,喝到天快亮的时候,辛弃疾的朋友忽然说之前写的中秋诗词都是等待月亮升起来的时候写的,而没有一篇是写送走月亮,于是辛弃疾决定写一篇送月诗词。

于是,辛弃疾用了木兰花慢的调,采用屈原《天问》的方式,对月亮的运行提出了九大问题。

上阕: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

中秋的月亮是向何处慢慢悠悠的去呢?

是否还有一个人间,我们这边月亮落下去了,那边才看见月亮慢慢升起来?

在茫茫的宇宙中,月亮是如何运行的?是长风吹的月亮在动吗?

是谁把无根的月亮系在天空?

又是谁阻止了嫦娥嫁到人间?

下阙:

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

据说月轮是从海底上升到天空(海上生明月),但是真的是这样吗?探索月亮运行这样的神奇的奥秘,只会让人恍惚,让人发愁。

又担心月轮真的由海底上升,那么海中巨大的长鲸会不会碰到月轮?月亮中的琼楼玉宇会不会被鲸鱼撞坏?

月亮中的蛤蟆是会游泳的,但是月亮中的玉兔不会游泳,它又如何跟着月亮在大海中沉浮呢?

假如说月亮不会被撞坏,蛤蟆、玉兔、嫦娥都安全无恙,那么月亮为何会逐渐变化称为月牙?

四、王国维评价最高的词人?

王国维评价最高的人是李煜

李煜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五、王国维推崇的四位诗人?

王国维推崇的诗人有:屈原,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杜牧,陆游。

推崇的词人有:晏殊,李煜,苏轼,柳永,辛弃疾,李清照,纳兰性德。

在王国维早期的文学活动中,不难发现其深受康德、叔本华的思想影响,思想上体现出非功利的文学观。他认为,文学来源于游戏,他反对传统的文学观,反对文学投合于社会的意图,反对文学服务于惩恶扬善的目的,在他的眼里,文学就是纯粹的文学,具有纯文学的价值,而非功利性。

反之,王国维认为文学就是感情最为真实的流露,是顺其自然的,是直截了当的,而是最为真实真切的描写。他更是定义了真正高尚与伟大的创作者,是不带有建功立业的,要表现于“真”。所以,他推崇屈原、苏轼、杜甫等伟大诗人。

六、王国维评价王维山水诗?

王国维曾评价王维的《使至塞上》中“长河落日圆”一句“千古壮观”

原文如下

“明月照积雪”①、“大江流日夜”②、“中天悬明月”、“黄河落日圆”③,此种境界,可谓千古壮观。求之于词,唯纳兰容若④塞上之作如《长相思》之“夜深干帐灯”⑤、《如梦令》之“万帐穹庐人醉,星影摇摇欲坠”⑥差近之。

【注释】

①“明月照积雪”:出自南朝诗人谢灵运《岁暮》:“殷忧不能寐,苦此夜难颓。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运往无淹物,年逝觉已催。”

②“大江流日夜”:出自南朝诗人谢朓《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同僚》:“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徒念关山近,终知反路长。秋河曙耿耿,寒渚夜苍苍。引顾见京室,宫雉正相望。金波丽鳷鹊,玉绳低建章。驱车鼎门外,思见昭丘阳。驰晖不可接,何况隔两乡?风云有鸟路,江汉限无梁。常恐鹰隼击,时菊委严霜。寄言尉罗者,寥廓已高翔。”谢脁,字玄晖,陈郡阳夏(今河南省太康)人。曾任过宣城太守,故称谢宣城。又因与谢灵运对举,后世又称小谢。南朝齐诗人。

③“黄河落日圆”:出自唐代诗人王维《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王国维将“长河”误作“黄河”。王维,字摩诘,蒲州(今山西省家济)人。曾任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唐代大诗人、大画家。有《王右丞集》。

④纳兰容若:即纳兰性德,原名成德,因避讳而改名性德,字容若,号愣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代词人,著有《通志堂集》,附词四卷,词集初名《侧帽》,后经顾贞观增补并易名为《饮水词》,今存词近三百五十首。

⑤“夜深干帐灯”:出自清代词人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⑥“万帐”二句:出自清代词人纳兰性德《如梦令》:“万帐穹庐人醉,星影摇摇欲坠。归梦隔狼河,又被河声搅碎。还睡。还睡。解道醒来无味。”

【译文】

“明月照积雪”、“大江流日夜”、“中天悬明月”、“长河落日圆”,这样的境界,可称得上千古壮观。在词作中寻求,只有纳兰性德塞上所作,如《长相思》中的“夜深千帐灯”,《如梦令》中的“万帐穹庐人醉,星影摇摇欲坠”差不多接近。

七、古代有哪些诗人赞叹过草?

描写草的诗句古诗

1)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2)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南北朝·陶渊明《归园田居》

3) 江春不肯留归客,草色青青送马蹄。——唐·刘长卿《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

4) 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唐·罗隐《绵谷回寄蔡氏昆仲》

5)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宋·杨万里《暮热游荷池上》

6) 庭草根自浅,造化无遗功。低徊一寸心,不敢怨春风。——唐·曹邺《庭草》

7) 独倚栏干凝望远,一川烟草平如剪。——宋·谢逸《蝶恋花》

8) 春草似青袍,秋月如团扇。——南朝梁·何逊《与苏九德别》

9)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唐·卢纶《塞下曲》

10)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唐·杜甫《春望》

11) 儿童不知春,问草何故绿。——清·袁枚《偶作五绝句》

12)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唐·李商隐《晚晴》

13) 细草愁烟,幽花怯露,凭栏总是销魂处。——宋·晏殊《踏莎行》

14)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宋·苏轼《蝶恋花》

15) 一番桃李花开尽,唯有青青草色齐。——宋·曾巩《城南》

16) 柳丝袅袅风缫出,草缕茸茸雨剪齐。——唐·白居易《天津桥》

17) 微质已知烦雨露,寸心终欲报春晖。——宋·李纲《咏草》

18) 叶舒春夏绿,花吐浅深红。——唐·李峤《萱》

19) 春尽杂芳歇,夏初芳草深。——唐·白居易《首夏南池独酌》

20) 恨如芳草,萋萋刬尽还生。——宋·秦观《八六子》

21) 雨中草色绿堪染。——唐·王维《辋川别业》

22)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3) 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笼而可悦。——宋·欧阳修《秋声赋》

24) 花如解语迎人笑,草不知名随意生。——宋·李彭《春日怀秦髯》

25) 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唐·戴叔伦《苏溪亭》

26) 劲草不随风偃去。——宋·范仲淹《欧伯起相访》

27) 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于秋天。——唐·李白《日出入行》

28) 野花向客开如笑,芳草留人意自闲。——宋·欧阳修《再至西都》

29) 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宋·梅尧臣《苏幕遮》

八、江苏出现过哪些著名的诗人?

江苏人文荟萃。以著名诗人李白、白居易、刘禹锡、王安石为代表的历代诗人,在江苏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这里还产生过众多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如书画家顾恺之、龚开、米芾、唐寅、边寿民、郑板桥、龚贤,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作者施耐庵、《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红楼梦》作者曹雪芹,以及近现代散文家朱自清、诗人柳亚子、当代作家苏童、黄蓓佳、范小青、毕飞宇。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周信芳、江其虎等。以刘田依(刘田一)、徐悲鸿、刘海粟、陈之佛、李可染、程大利、亚明、言恭达、汤永、宋文治、傅抱石、钱松喦、林散之、徐培晨、刘继青、肖娴为代表的书画艺术大师享誉世界;源于江苏的中国最古老的剧种----昆曲更有“百戏之本”的称誉;苏州刺绣、南京云锦、淮阴年画、淮阴剪纸、淮阴红木家具、扬州漆器、南通风筝、宜兴紫砂陶器、常州梳篦、苏州和扬州的盆景等都是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的工艺精品。

九、诗人对项羽评价?

李清照曾经评价项羽说到,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可见项羽是一个多么有魅力的人!

十、如何理解王国维对苏幕遮的评价?

有时对诗文的评价,就是一种志趣的认可. 文学不是科学.谁谁谁的话要怎么分析,怎么证明,怎么理解. 王国维说这句诗写得好,写出了荷叶的神韵.王国维自己也没有给出分析和论述.这就是文学的特点.

这句诗好在简洁、生动、拟人,水面清圆,荷叶在清澈的水面上是一个一个的圆,这是真一种宏观俯瞰的视角,有颜色,有构图,–––风荷举,有增添了动态美,风中的荷叶像举着一柄柄伞,这句诗妙在简洁而生动,极为传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