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有四失 教者必知之 人之学也

2023-05-08学者

一、过者,人之所必不免也,的翻译?

【原文】

臣光曰:过者,人之所必不免也;惟圣贤为能知而改之。古之圣王,患其有过而不自知也,故设诽谤之木,置敢谏之鼓;岂畏百姓之闻其过哉!是以仲虺美成汤曰:“改过不吝。”傅说戒高宗曰:“无耻过作非。”由是观之,则为人君者,固不以无过为贤,而以改过为美也。今叔孙通谏孝惠,乃云“人主无过举”,是教人君以文过遂非也,岂不缪哉!

【译文】

臣司马光说:过错,是人所一定不能避免的;只有圣人贤者能知道并改正。古代的圣明的君王,担心自己有过错而自己却不知道,所以(专门)竖立(鼓励人向君王提意见的)的木杆,设置(鼓励人)敢于劝谏君王的鼓;(这)难道是(君王)害怕百姓听到自己的过错吗!这是仲虺赞美成汤说:“改正错误决不吝惜。”傅说劝戒高宗说:“不要因为怕别人耻笑便不改正过失。”由此看来,做君王的人,本来就不是以不犯错误为贤明,而是以改正错误为美德。今叔孙通劝谏孝惠帝,却说“天子没有错误的举动”,这是教导君主文过饰非,这难道不是很荒谬的吗!

【注释】

1、诽谤:进谏。《汉书·贾山传》:“其所以莫敢告者何也?亡养老之义,亡辅弼之臣,亡进谏之士,纵恣行诛,退诽谤之人,杀直谏之士。”《周书·柳虬传》:“伏惟陛下则天稽古,劳心庶政。开诽谤之路,纳忠谠之言。”宋宋祁《绝禁忌篇》:“秦暴汉杂,禁忌始兴,诽谤坐诛,妖言有法。”参见“诽谤之木”。

2、仲虺:汉族人,奚仲后裔,薛方国君主,生于薛(今滕州市官桥镇薛国故城),汤革夏命的主要领导者之一,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3、成汤:商汤(约前1670-前1587),即成汤,子姓,名履,又名天乙(殷墟甲骨文称成、唐、大乙,宗周甲骨与西周金文称成唐),商丘人,汤是契的第十四代孙,主癸之子,商朝开国君主。

4、傅说:傅氏始祖,古虞国(今山西平陆)人,生卒不详,殷商时期著名贤臣,先秦史传为商王武丁(前1250-前1192年在位)丞相,为“三公”之一。

5、高宗:商高宗武丁,商朝国君(前1259-1200年在位),军事统帅。子姓,名昭。商王小乙之子。相传少年时期遵父命行役于外,与平民一同劳作,得以了解民众疾苦和稼穑艰辛。继位后,勤于政事,任用工匠出身的傅说及甘盘、祖己等贤能之人辅政,励精图治,使商朝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得到空前发展。

6、叔孙通:薛县人(今山东省滕州市官桥镇),初为秦待诏博士,后被秦二世封为博士。见秦将要灭亡,逃回薛城旧地,归附正在盘踞薛城的项梁。项梁败死定陶(今山东西南部,万福河上游)后,通跟随楚怀王。怀王为义帝,迁至长沙,通留下侍项羽。汉高祖二年(前205),刘邦率领诸侯军队攻取彭城(今江苏徐州),通转投汉军,并举荐勇武之士为汉争取天下。汉王拜其为博士,号稷嗣君。汉王刘邦统一天下后,在定陶被诸侯尊为皇帝,下令废除秦的仪法,代以简易的规范,但又厌于君臣礼节不严。叔孙通得知便自荐为汉王制定朝仪,采用古礼并参照秦的仪法而制礼,召儒生与其共订朝仪。汉高祖七年,长乐宫成,诸侯王大臣都依朝仪行礼,次序井然。叔孙通所订朝仪简明易行,适应了加强皇权的需要。他因功拜奉常,其弟子也都进封为郎。高祖九年,为太子太傅。十二年,刘邦欲废太子刘盈,通以不合礼仪劝阻,刘邦听从了他的意见。刘盈即位后,用他制定了宗庙仪法及其他多种仪法。司马迁尊其为汉家儒宗。

7、孝惠:孝惠帝刘盈(前211-前188),西汉第二位皇帝(前195-前188年),他是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嫡长子,母亲吕雉,在位7年,死时年仅24岁。谥号“孝惠”,葬于安陵。

8、过举:错误的举动。一说指误加擢用。《战国策·楚策一》:“王过举而已,不然,无以至此。”《史记·乐毅列传》:“先王过举,厕之宾客之中,立之羣臣之上,不谋父兄,以为亚卿。”唐张九龄《岁初巡属县登高安南楼言怀》诗:“不才叨过举,唯力酬明恩。”宋司马光《论公主宅内臣状》:“伏望圣慈察臣愚忠,追止前命,无使四方指目,以为过举,亏损盛德,非细故也。”

9、缪:通“谬”。荒谬。

二、怎么翻译:知以人之所恶为之已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

智者将别人厌恶的事物当作自己喜欢的事物,这就是有道德的人与凡俗的人的不同。

三、人生四有:有德,有度,有容,有爱.有德者无失,能容者不败,博爱者大得,知止者不殆,是什么意思?

德,正直;容,肚量(海纳百川);爱,仁爱;度,自律(节制)。

四、此三人者,军皆师之。子之所进四人者,君皆臣之。子恶得与魏成子比也,译文?

此三人者,君皆师之;子所进五人者,君皆臣之。

子恶得与魏成比也! 译文 这三个人,君主把他们都奉为老师。

您所推荐的那五个人,君主都任他们为臣。

您怎么能跟魏成子相比呢?

五、何得之艰而失之易也然有有必有无有聚必有散乃理之常所以区区记其终始者亦欲为后世好古博雅者之戒云断句划分?

何得之艰而失之易也?然有有必有无,有聚必有散,乃理之常。人亡弓,人得之,又胡足道!所以区区记其终始者,亦欲为后世好古博雅者之戒云。

译文:为什么得来非常艰难而失去又是如此容易啊!然而有有必有无,有聚必有散,这是人间的常理。因此我以区区之心记述这本书的始末,也想为后世好古博雅之士留下一点鉴戒。

出自宋代李清照的《金石录后序》。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年仅18岁的李清照嫁给了也只有21岁的赵明诚。也许是受到了赵明诚的影响,李清照在嫁入赵家后,便开始对金石及其喜爱。她在《金石录后序》中写下“赵、李族寒,素贫俭,每朔望谒告出,质衣取半千钱,步入相国寺,市碑文果实归,相对展玩咀嚼,自谓葛天氏之民也”来回忆早期夫妇二人对金石搜求的痴迷,也佐证了李清照对《金石录》的贡献,也正是因此,清代诗人王世禛在《池北偶谈》中把《金石录》定为二人的合著。

北宋末年,金国入侵,发生了令汉民族耻辱的“靖康之难”,夫妻二人也在国难中流亡,而赵明诚更在流亡中病逝。即便李清照饱经战乱之苦,更添丧夫之痛,生活贫困,饥寒交迫,却始终将《金石录》带在身旁(病中把玩,搬在卧内)。直至数年后,李清照重新翻阅《金石录》,遥忆当年和赵明诚赌书泼茶的日子,一时百感交集,遂写下了千古奇文《金石录后序》,备述一生遭际和文物聚散,让人扼腕叹息。

一本《金石录》串联起一对夫妻的悲欢离合,一个时代的居安思危,一个民族的历史沉浮。金石文化更是像一把打开古代文化的钥匙,今人珍惜并传承这些以《金石录》为代表的金石著作,不仅是亡者的遗愿,更是对历史使命的继承。

六、人必中虚,不着一物,而后能真实无妄。盖实者,不欺之谓也。请问什么意思?

人必中虚,不着一物,而后能真实无妄。

盖实者,不欺之谓也。后文:人之所以欺人者,必心中别有一物,心中别有私见,不敢告人,而后造伪言以欺人。若心中了不着私物,又何必欺人哉?其所以自欺者,亦以心中别有私物也。所知在好德,而所私在好色。不能去好色之私,则不能不欺其好德之知矣。是故诚者,不欺者也。不欺者,心无私着也;无私着者,至虚者也。是故天下之至诚,天下之至虚者也。当读书则读书,心无着于见客也;当见客则见客,心无着于读书也。一有着,则私也。灵明无着,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是之谓虚而已矣,是之谓诚而已矣! 字面意思是说一个人必须内心没有别见虚怀若谷,不为外物所干扰,这样以后才能做到真实不妄诞。因为真实,是不欺骗

七、文言文曾参立节中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什么意思?

我听说过,接受别人东西的人往往惧怕别人,给别人东西的人往往傲视于人。

即使国君赏赐给我,也不因此傲视于我,但我能不感到惴惴不安吗?

八、有赴饮夜归者,值大雨,持盖自蔽。见一人立檐下,即投伞下同行。久之,不语,疑为鬼也;以足撩之?

翻译: 有一个人到外面去喝酒,夜晚才回来,又赶上天下大雨,打着伞遮蔽自己。

这时一个人站在房檐下,看见他打着伞就跑到伞下和他同行。走了好长一段时间,这人也不说话,持伞者怀疑此人是鬼,就用脚踢他一下,恰好没有踢到,就更加害怕,越发认为是鬼了。当走到一个桥上,持伞者就用力把那人挤到桥下,然后就急速地往前走。这时正赶上一家人起来做早饭,急忙跑到他家,说是遇到了鬼。不大一会儿,又见一个全身沾满水的人踉踉跄跄跑来,嘴里喊着“有鬼”,也投奔到这家。这两个人相见后大为惊讶,心里都明白了,于是都笑了。解释:踢人下水和被踢下水的人都以为对方是鬼,都到另一家人去说,结果遇上了,明白了怎么回事,就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