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公布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实施方案,此次方案有什么特点?
一、教育部公布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实施方案,此次方案有什么特点?
一、什么是审核评估?
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下称“评估中心”)原主任吴岩的梳理,当前我国已进入“五位一体”评估,而审核评估是其中的一种院校评估模式,另一种院校评估模式则是合格评估。
审核评估的全称是“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自2013年教育部发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方案》后开始试点,本轮评估周期从2014年持续至2018年。有文献统计,截至2015年底,已有51所高校完成了审核评估工作。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撰文介绍,审核评估过程主要包括:学校自评、专家进校考察、评估报告审议发布、学校整改等几个主要环节。
审核评估培训专家、华中科技大学原常务副校长林萍华透露,最后形成的评估报告并不区分具体等级,而是写实性报告,会在报告中谈及值得肯定之处、需要改进之处和必须整改之处。
据吴岩分析,包括审核评估在内的“五位一体”评估均采取“以学校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位”的评估理念。
国际上最新的第四代评估理论,也强调学校是质量保障与评估的主体,强调评估是一个协商共同建构的过程,强调尊重利益相关方的诉求。业内人士认为,审核评估符合第四代评估理论。
二、哪些高校要参加审核评估?
通俗来讲,参加审核评估的高校主要是在上一轮水平评估中获得“合格”及以上结论的老学校。
但在本轮合格评估中获得“通过”结论的新建本科院校,也需在5年后参加审核评估。
这样就给高校实施了分类评估、分类指导,老院校需参加审核评估,新建本科院校需先参加合格评估。
除对评估对象进行上述限定外,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方案》还规定了审核评估条件,即:
学校办学条件指标应达到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教发〔2004〕2号)规定的合格标准;
公办普通本科高校生均拨款须达到《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提高地方普通本科高校生均拨款水平的意见》(财教〔2010〕567号)规定的相应标准。
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原副主任李志宏认为,这种做法体现了审核评估不仅评学校,也评政府和学校举办者职责是否落实,目的是帮助学校得到更多政府和学校举办者的投入和政策支持。
三、谁来进行审核评估?
教育部希望能逐渐形成管、办、评分离的评估机制。
为此,吴岩介绍,部属院校的审核评估由教育部评估中心具体负责,地方院校的审核评估权则下放给省级政府,从而实现中央与地方分工负责、分级管理、共同治理。
具体实施评估的专家团队包括熟悉教学、管理和评估工作的教育专家,和来自行业、企业和社会用人部门的有关专家,吴岩称,有关方面还特别注重聘请高水平的境外专家和行业专家参与评估。
其中,外省(区、市)专家一般不少于进校考察专家组人数的1/3。
为保证专家工作水平,提高工作效率,教育部评估中心还分别建立审核评估专家库和全国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系统,为全国高校审核评估工作提供开放共享的服务平台。
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现在很多人都觉得压力太大,难免会对心理造成影响,所以这个方案就是可以帮助教学上的学生心理走出压力。
更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现在很多人都觉得压力太大,情绪得不到很好的发泄,导致心理疾病。
二、哪一项不属于实验室安全责任人的职责
除以下都不属于安全责任人的职责:
1、各实验室责任人是本实验室安全工作直接责任人,主要职责是:负责建立本实验室安全规章制度(包括操作规程、应急预案、实验室准入制度、值班制度等),落实各实验用房的安全责任人,并督促做好实验室安全工作。
2、组织、督促教师做好实验项目安全审核评估工作,定期、不定期开展安全自查,并落实隐患整改,根据上级管理部门的有关要求,做好安全信息的汇总、上报等工作。
3、各实验用房安全责任人的职责为:负责本实验用房日常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实验用房安全规章制度,建立本实验用房内的物品管理台账(包括设备、试剂药品、剧毒品、气体钢瓶等),根据实验项目的危险等级,负责对入室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做好安全自查,落实隐患整改。
4、在实验室学习、工作的所有人员均对实验室安全和自身安全负有责任。遵守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做好实验项目安全评估工作,严格按照实验操作规程或实验指导书开展实验,配合各级安全责任人做好实验室安全工作,排除安全隐患,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5、所有进入实验室工作的师生员工需接受实验室安全知识培训,参加学校相关部门或所在单位组织的实验室安全教育,了解实验室安全应急程序,参加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演练活动,知晓应急电话号码、应急设施和用品的位置,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临时来访人员须遵守实验室的安全规定。
三、培训系统如何构建?
培训系统也可以叫做培训体系。 转载以下资料供参考
一个培训体系构成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制度、课程和讲师。
制度是基础,包括培训管理办法、培训计划、相关表单、工作流程、培训评估办法及内部讲师制度。
课程是灵魂,包括课程设计、课件的制作、课程的审核评估。
讲师是载体,也就是说讲师仅仅是培训的其中一个执行者,扮演的只是去演绎课程的角色。
培训制度的作用在于规范公司的培训活动,作为保证培训工作顺利进行的制度依据。应当包括:培训管理办法、培训计划、相关的表单、工作流程、培训评估办法及内部讲师制度等几个部分。培训管理办法中应充分体现培训的过程及培训结果评估将与员工的绩效考核想结合。内部讲师制度应体现选拔和激励内部讲师的精神,起到管理内部讲师,规范内部讲师授课行为的作用。
建立培训体系首要工作就是建立培训制度,设计培训工作流程,制作相关的表单,制订培训计划。
完成了制度建设,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培训调研,即根据公司的发展规划及人力资源规划,针对培训体系建设提出问题,对公司情况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并作出调研报告,完成岗位核心胜任知识和技能的确定,提出培训目标,制订相应的培训计划。根据培训计划进行课程设计。
课程是灵魂,培训的核心内容就是课程。培训的目的是提高员工的知识和技能水平,那么如何建立合理的课程体系呢?首先要做的工作是根据岗位说明书和作业指导书对现有岗位进行有效的岗位分析,提取该岗位的核心胜任技能及关键技能;其次,对目前在岗员工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测评,找出改进点;再根据改进点进行培训课程设计。这是以胜任岗位、改进目前工作为目标的课程设计方式。
课程设计、课件的内容,课程的审核评估会根据培训目标的不同而发生改变。
讲师是课程的演绎者,主要职责是将该课程的核心精髓传达给学员。一个好的讲师必须对课程涉及到内容有很深刻的了解,同时配合适当的授课技巧。如:技术类培训课程的讲师首先必须是一个技术专家,对该项目有充分的了解,培训部门能够帮助他完成的仅仅是改善授课技巧。
有了制度的保证,完成了课程的编、导、演,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培训评估。
培训评估是目前的最受企业关注的问题。没有评估的培训很容易就变成了“赔训”,无法达成预先设定的培训目标。我设计的评估包括两个部分课程评估和培训效果。课程评估又可以分为课程内容评估和授课效果评估。
课程内容评估主要是评估课程内容是否与培训目标相吻合,是否体现了培训的目标;采用量化关键指标的评估方式。授课效果评估主要是评估讲师的授课技巧和演绎方式是否能被学员所接受;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
培训效果评估的关注点是员工知识和技能的提升,采用的是书面考核和训前训后的两次测评的数据差的形式来完成。
最后是培训的形式和内部讲师建设。
培训通常是由内部培训和外部培训相结合来完成的。其形式不仅仅是通常意义上的课堂授课,还包括目前流行的沙盘模拟,情景演示,户外拓展。当然不能忽略传统的师带徒、日常工作中的工作指导和指引也是非常理想的培训形式。
有选择的引入外部培训,选择合适的培训方式,对于促进企业内部的知识更新和思想冲击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内部培训应该在整个培训过程中占有较大的比重,这样既有助于节约企业的成本,又防止了企业核心机密的外泄,同时形成学习型组织的氛围。更重要的是,企业的核心技术在企业内部的传播防止了关键员工离职对企业造成的损失。建立内部讲师制度的重要性由此可见。
建立内部讲师队伍的难点在于无法充分的调动讲师的积极性。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分析需要层次理论把握人的核心需求的形式来改善,建立一套合理的讲师管理办法和激励机制来解决。
(一)学分制:必修课、选修课
某些企业根据长期与短期的培训需求,将不同岗位员工应具备的知识、技能、态度、习惯,通过科学的学分制定和规范,进行系统性的培育。这些学分的获取有内训课程、外训课程,也有以自学的方式,或者与外部专业机构或协会配合(包含国内外)。好处是学习过程就像在校研读一样,对于专业领域的学习非常系统和严谨,工作与生活可以通过“做中学,学中做”得到更进一步的提升、取得平衡,更加确立未来的职业发展目标。但如果没有对培训过程及结果进行严格把控,比如学员的出席率、参与度、课后绩效跟进、对组织和团队的贡献、检核考试或认证,则可能导致员工因工作任务繁重或者基于侥幸心理,对培训采取应付态度,导致培训过程流于形式,无法真正的体现出学分制的精神。
因此在采用这种方法时,必须严格限制培训学员的资格,并保证其全程参与,透过培训现场的监督控制、课后成果验收、效果评估与违规者的具体惩罚等管理手段,加强落实,才能使企业的人才培育资源得到最大的收益。
(二)认证制:专业类、资格类
对于研发设计人员、维修技师、销售精英、管理师、督导师、内部讲师等专业人才,除了外部正式文凭、资格证、执照的取得,还可以通过内部认证或授权的方式,成为企业人才库的重要成员,负责各种专业知识技能、态度的传承和培育任务。因此企业在开展培训计划时,主要以协助人才取得内部认证为方向,除了考虑课程结构、学员资格审核、讲师选择、时间场地安排(封闭式的集中培训成效最好),还要进一步研究认证的形式。
这种模式的好处是学员的学习激情与专注度非常高,因为以通过认证为主要目的的学员通常都是有一定经验的工作者,或者表现特别好的员工才有此机会,为了争取最好的表现与个人荣誉,培育过程总能全力以赴。然而如果这一系列的培养时间安排过于仓促、课程之间的间隔过于紧迫,就很容易影响学习的效果与成果产出的完整度。另外,认证评委的选择与评分标准也是一大考验,评委若有高层领导或专家参与,必须与授课讲师进行认证前的协商咨询,了解学员的背景、学习历程、课中表现、课后差异及评分指标与打分标准等,才能保证认证结果公平、公开、公正、高效!
(三)其他形式
1.根据企业资源:内部培训、自主学习
这与企业的发展规模及资源提供有直接关系,内部培训要考虑是否能有效解决问题,加上人数、场地、时间、费用等限制以及师资的选择,每一个环节都要仔细推敲,否则容易因为细节的疏忽而影响整体效果。因此某些对于人才条件有特别要求或者人才紧缺的企业和岗位,较倾向于员工自主学习、贡献所长,若因为工作有所需要,则以金额补贴方式鼓励人才自发性的学习。这样能使企业创造出真正的人才,创建学习型组织,并且快速融入工作环境、高效完成任务目标。但如果企业无法提供人才相对满意的发展机会或待遇,甚至没有更好的用人、留人办法、激励机制,则自主型的学习人才很可能流失,因为他们有独立思考、成熟的态度、主观的意识、强烈的目标,加上长期的自我实力培养,自然在工作环境的选择性与可控性上会更主观一些。
2.根据岗位需求:岗前培训、在岗培训
岗前培训主要针对新员工,这是最容易展现激情且对工作充满新鲜感的群体,他们就像一张白纸,给什么都能接受,因此容易对他们导入企业文化、经营理念、职场价值观。但面对85后、90后的新人类,他们有着一颗迷茫的心,对于职场道德、伦理、忠诚度都很欠缺,工作动机不明确,面对这样的群体,讲师的人格魅力、强大的内心以及授课技巧,有着举足轻重的关键影响力,选对师资、主题、教学方式,才能对这些新时代年轻人的潜力进行深度启发引导。
在岗培训则依专业培训类、管理培训类、通识技能类进行差异化教育,除了更有针对性,还能够使培训资源集中利用。当然在学员的资格评选上,除了考虑工作年资、绩效表现、组织贡献度,还要综合评价学员的组织认同度、品德修养、学习意愿、职业素养、职业道德等问题。多数企业推崇人才必须从基层开始培养,培育过程要注意如果只重视能力培养,无法塑造真正的人才,唯有兼顾态度培养才能激发员工的使命感、责任感。人才的提拔、培育,需要以德为先,这样才能够创造出符合企业需求的精品型员工!
蔡佩芳老师建议,企业在搭建培训体系时,必须从战略的高度、经营的宽度、管理的深度进行长远规划,并且掌握内外部环境各种可控、不可控的因素,多参考成功模型,多思索自身特质,才能够设计出一套符合自身企业发展,并且能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完整体系。
推动培训体系的技巧 企业建立一个培训体系并不难,请个专业的咨询公司很快就能解决。难就难在怎样使这个体系按照设定的方向和轨道持续运行,在已经建立培训体系的企业里,成功运行的概率我估计可能不到50%.因为成功的培训体系一方面需要企业的持续投入,另一方面,更需要企业内部的“推动”。
其实,任何一种培训体系都不会自动运行,它在前期,一定需要管理者去“强势推动”, 这是培训体系成功运作的“秘诀”,这种推动是在培训的系统流程之外的一种方法和技巧,具体方法有如下10步:
1、 按月召开培训座谈会,将统计的培训成绩及问题进行发布,加深各级主管、内部讲师对培训体系的认识,诊断运行过程存在问题,融洽内部气氛,寻找解决思路。
2、 设计“内部讲师荣誉榜”,将内部讲师头像及优秀讲师介绍、主要课程等资料依次在厂报或墙报上进行大力宣传、介绍,为培训体系顺利运行宣传“造势”。
3、 定期举办培训征文活动:规定主题如“我眼中的员工培训”、“我的成长经历”等,在全体员工中公开征集文章,号召全员参与,提升全员培训理念,然后公开 评选,选出前三名进行表彰。
4、 举办“心得报告评选”:将优秀的学员“培训心得报告”推荐上内部刊物或在公司宣传栏公开公布,也可适当地可以组织员工进行学习讨论。
5、 实施“月度优秀讲师”奖励:对培训流程规范、培训目标顺利完成、培训课件教材完整、学员评价高的讲师进行公开奖励。
6、 实施“月度优秀部门”评选:对培训目标顺利达成、培训组织到位、支持配合度高的部门进行荣誉奖励(如流动红旗),
7、 实施“月度优秀学员”评选奖励:对遵章守纪、参与度高、培训考试成绩合格、有心得报告及感想深刻而发表见报的优秀学员进行奖励。
8、 制定“行动计划”:要求培训对象根据培训内容,制定自己的改善行动计划,并选定目标进行全程跟进,对行动及时、改进效果明显的学员进行奖励。
9、 与外部培训机构合作,定期举办或参与一些专题培训沙龙、论坛等,指派内部讲师作为主讲嘉宾参与,一方面提升企业形象,一方面培养内部讲师的荣誉感和成就感。
10、 结合培训工作的实际,组织内部培训知识或技能竞赛,将培训理念、知识和方法融入公司的日常运作流程,使其慢慢地成为企业的一种习惯,从而可以自动运行!
培训系统分为三个方面,制度层,资源层,运作层的建设,其中制度层是指能够建立机制维持培训系统运营,资源层指培训系统需要的培训师资源,课件资源等,运作层是指维持培训正常运作的方法。
一、企业自主搭建
一些财大气粗的企业,会招聘一些专业的技术开发人员专门搭建专属的培训系统,他们大大低估了其中的复杂程度。从系统的初期筹划、功用界定、美工界面到开发施行和上线运营,都需求投入大量的人员和资金,上线慢,投入大还不一定有效果。
二、借助在线培训系统
借助已经开发好的、功能非常完善的培训系统会给企业节省很多不必要的花销,往往是十分明智的选择。比如现在很多型企业会借用在线培训系统搭建企业培训平台,在培训行业常常有着资深的优势,具有多年的技术经历积聚,功用和用户体验也成熟。基于SaaS服务的一站式在线培训考试平台,大大降低的在线培训的本钱。
1)对公司能力和知识体系进行规划,此能力非胜任能力,而是满足客户需要及业务发展需要的能力;2)根据岗位类别规划课程,明确各岗位所必需的课程;3)组织课程开发,建立标准讲师手册;4)选好讲师,好的课程一定要有优秀的讲师讲授;5)策划、执行培训项目。
首先确立培训方案,培训及人员,然后规划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