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劳务输出
什么叫劳务输出
劳务输出是劳动力空间流动的一种形式。包括国际劳务输出和国内劳务输出。国际劳务输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获得了较大发展,已成为许多国家开展对外经济合作的一种重要形式。据世界银行1986年统计,世界劳务市场的劳务容量约为2000万人。劳务输入国家和地区主要在中东、北非产油国、欧洲经济共同体、北美和南美洲。其中中东、西欧、北美洲吸收的劳务量约占世界总劳务量的80%。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东已成为世界劳务洪流的主要指向。劳务输出国家和地区主要在亚洲 ,输出的劳务量约占世界劳务输出总量的60%,主要有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孟加拉国、泰国、菲律宾、南朝鲜等。劳务输出人员中,工人(主要是技术工人)占70%,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占30%。中国自80年代以来开始国际劳务输出,但迄今输出量甚少,且大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劳务(建房、筑路等)。国内劳务输出规模较大,种类多样,有工程性劳务(建筑等)、技术性劳务和城市服务性劳务(包括家庭服务、环境卫生、园林、搬运等),以工程性劳务居多。劳务输入地区主要是大规模开展基本建设的地区;劳动强度大、劳动条件差的工矿区;技术力量不足地区(广大乡村乡镇企业),以及结构性劳力不足的大城市。劳务输出的地区主要是广大乡村劳动力富余地区和贫困地区(边远山区和灾区)。劳务输出是实现劳动力资源合理利用的重要形式,对解决乡村富余劳动力的出路,满足劳动力不足地区的需要,加速基本建设的进程和经济全面发展,以及加强国内外交流等具有重要意义。大力发展劳务输出已成为必然趋势。 企业劳务派遣 人力资源派遣业务是近年我国人才市场根据市场需求而开办的一种新的用人方式,可跨地区、跨行业进行。用人单位可以根据自身工作和发展需要,通过正规人力资源派遣服务机构,派遣所需要的各类人员。实行劳务派遣后,实际用人单位与劳务派遣组织签订《劳务派遣合同》,劳务派遣组织与劳务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实际用人单位与劳务人员签订《劳务协议》,双方之间只有使用关系,没有聘用合同关系。 这一用人方式最早起源于日本、美国。它的特点是劳务派遣企业 招人不用人,用人单位不招人用人,这种招聘和用人相分离的用人模式,是国际上十分流行的用工形式。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社会劳动保障制度的完善以及新一代求职者就业观念的变化,劳务派遣开始在不同层次的劳动力市场、人才市场得到发展。并顺应着这种国际化的趋势成为今后劳动力市场不断成熟完善的用工模式。 在尊重企业用人自主权和个人择业自主权的基础上,由骏伯人力资源公司直接对企业及其人员提供人事管理和系列化服务。骏伯人力资源承担的人力资源派遣服务能够使企业从具体琐碎的人事管理业务中脱出身来,全身投入企业经营和市场竞争,也使企业内部人力资源部门人员可以将更多精力关注于人力资源乃至人力资本管理当中。 流程与分类 劳务派遣业务流程 烽火猎聘高端招聘 编号 服务内容 1 员工招募(包括资源组织、初试筛选、复试、体检安排等) 2 员工入职手续办理(合同签订、鉴证、报到安排等) 3 员工培训(用工性质、用工单位介绍、厂纪厂规、 5S、安全教育等) 4 工资发放(考勤核对、工资单、工资卡发放等) 5 员工公积金转入、缴纳 6 员工离职手续办理 7 员工公积金转移、退出 8 客服专员配备(日常管理、员工关系等) 9 档案管理(合同、社保手册、个人资料等) 10 后勤管理(宿舍、管理员、保安、清洁员等) 11 意外情况协调处理(工伤事故、交通事故等) 简单一点,好比打工者和包工头的关系.打工者不论在哪打工,他和那个单位并不发生关系,他只和包工头有直接联系.劳务输出就是这样,甲公司雇了你,你到乙公司上班,但对于乙公司来说,你并不是乙公司的人,你是劳务输出(入)来的.
竹篙镇的劳务输出
被称为“打工第一镇”的竹篙镇,是四川省成都市东北郊金堂县的一个普通乡镇,自然条件一般,人口约5万,人均只有8分耕地。二十年前,这里人们就已基本不愁吃穿,但生活不富裕,现金收入短缺。20世纪80至90年代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大潮中,竹篙镇上的人们组成了一朵有着自己特色的浪花。
四川省妇联的许平曾做过有关竹篙镇劳务输出个案研究1,她在研究中这样总结到:“竹篙镇劳务输出是一个特例。在这个特例中,政府成为劳务输出的主导力量。”当年,彭恢琼就是跟着竹篙镇劳动局招工去东莞厚街镇打工的。竹篙镇1986年时就成立了劳务输出办公室,形成“政府提供劳务输出前的交易成本,农民根据政府的安排外出务工”的劳务输出模式。
1987年12月,县和镇政府干部去广东考察,了解到那里对劳动力的需求,主要领导都主张到广东建立务工基地,并把此当成竹篙镇经济发展之必需。从1988年竹篙镇最早的50名打工者到广东,到十年后的1998年,政府“搭桥”组织输出近2万人。据说,厚街也有“小竹篙”之称,在厚街的竹篙人比当地人还多。
1994年以前,在外打工的竹篙人每人每月平均收入300元左右,竹篙镇邮局每年收到汇款1000多万元,1994年后每月工资450元左右,邮局汇款达到4000万元。
事实证明当年竹篙政府走的是步“好棋”,不但解决了劳动力的出路问题,还带回可观的收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对于当地政府来说这是不小的政绩。当然,这些都与劳务输出办公室的工作人员的努力分不开:输出地有外出前的培训,途中有干部全程护送,输入地有办事处干部管理,整个劳务输出的“控制体系”既维护了政府形象,又降低了风险。
竹篙镇经过十多年不间断的劳务输出,现在的打工者多数有能力自己独自外出,而不再依靠政府的帮助,政府的工作也主要转向为打工者回乡创业提供服务。